主任牧師的話:失望中的恩典
- Jun 15
- 2 min read

親愛的家人,平安
感謝天父上周主日(6/8)是我們的家人張德健教授自美返台,再次回到我們中間,向教會傳講信息「失望中的恩典」,從一位中央大學學生經歷的失望談起,本已滿心歡喜獲得教授所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,卻因近日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削減大學研究經費,而痛失機會,這位學生寫信給教授說「老師,我實在非常失望。過去這麼多年,從幼稚園一直讀到碩士,就是希望有機會到美國完成我的博士學位,現在因為政府的一道命令,讓我徹底失望…」
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索忍尼辛,花了10年寫了「古拉格群島」一書,描寫前蘇聯強制勞動和集中營的⽣活全貌,在勞改營裡,天天等待,天天失望,他寫下一句名言「被囚禁的人只能做一件事,就是繼續的盼望,讓生命能夠延續下去。怎樣能夠繼續盼望?你必須要尋找盼望的原由。」親愛的家人,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,你盼望的原由是什麼?
二次世界大戰時,有一位叫莫特曼的德國人,被希特勒徵召去參戰,帶了兩本書,一本歌德詩集,一本尼采哲學,盼能在打仗時獲得安慰。結果莫特曼被盟軍俘虜,關進戰俘營。冬天酷寒,糧食不足,滿是病患。莫特曼又看到自己的國家,德國,屠殺無辜猶太人,以致他在肉體和心靈上都受到極大煎熬。然而歌德詩集和尼采哲學都無法使他得到安慰,一位盟軍牧師送他一本新約聖經和詩篇,卻讓他獲得了真實的安慰。戰後,他成為著名的「盼望神學」神學家,因他找到了盼望的原由,那位在痛苦中擦乾人眼淚的上帝。
一個人如何經營日常工作?可以看到這個人的人生方向,一個人如何面對失望?卻可以看到這個人的人格品質,基督徒會不會失望?會,教授分享兩個人,大衛和保羅,大衛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為神建殿,卻被神親口拒絕。保羅三次求主挪去那根讓他痛苦的刺,卻聽見主說「我的恩典夠你用。」大衛和保羅處理失望,不是說倒霉、生氣、放棄、遷怒於人…大衛仍然愛神,為建殿做預備獻上自己,保羅仍然愛神,為傳福音受苦付出生命,因為他們都找到了盼望的原由,保羅說「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、永遠的榮耀。」(林後4:17) 你願意嗎?
愛你們的牧師敬上 2025/6/15
Comments